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河溪網

【台灣河溪學院】台灣水歷史與水文化 課程紀錄

「河作的故事」單元共有六堂課,在8月10日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顧雅文副研究員分享「台灣水歷史與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長期與水互動孕育出的文化 在探討水文化時不能忽略歷史的縱深,需要建立在水歷史的基礎上。而過去看待環境的視角多採批判性,如人類活動造成環境破壞。近年來,逐漸有人思考,人真的可以不改造環境嗎?水利工程是治水的唯一手段嗎?是不是能從歷史中前人與水共存的智慧中思考與反省,找到適合現代社會的解方。


從河畔居民與曾文溪的關係萃取與水共存的智慧 雅文老師以青瞑蛇–曾文溪為主角,透過一個個史料,讓我們去感受不同的時間點人們怎麼看待這條河,以及人們與河流建立的關係。


由於曾文溪數次改道,屢次氾濫,被先民們稱為「青瞑蛇」,長期居住河畔的居民也發展出因應方式,包括多元的洪泛信仰,如至今仍在公親寮進行的祭溪儀式、設置如石獅等猛獸辟邪物來鎮壓青瞑蛇(曾文溪)、依神明指示種植神樹的樹神信仰;以及從溪南寮的扛茨走大水,看到河畔居民在觀察到河道改變且將影響村莊後主動進行遷村避災,呈現出自主防災意識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了解不同思維下的環境治理差異 在課程中,雅文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官方要治水?」日治時期治水目的是為了要得到新生地,網狀支流多的河川成為主要治水標的,少支流的曾文溪因為沒有發展新生地的潛力未被納入。直到嘉南大圳運行後,官方才開始曾文溪築堤工事,束縮河道,以確保嘉南大圳能順利運行及發展農業經濟。從這個官方治水例子可以了解不同思維下的環境治理差異。


以水歷史及水文化為基礎,了解在特定時空背景下價值觀、思維而做出的選擇,能幫助我們反思現在,如若要進行改變,情境脈絡是不是已經和歷史上不同、可能面臨那些風險,充分考慮之後再思考未來,做出選擇。



93 次查看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