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河溪網

【河川治理必修課】流域公民基本功六講之二 |

已更新:1月6日

活動舉辦單位:生態工法基金會、台灣河溪網。 文摘: 生態工法基金會粉絲專頁

講師:楊佳寧博士


前言

透過第一講的回顧,我們了解到要培養流域公民,先從認識流域開始。當閱讀了台灣流域的今昔變遷,以及國外河川管理與治理在方法上的演進,我們將會發現到,現在台灣在看待河川、對待河川的方式不一定是絕對或必然,如果能更謙卑、更完整地認識河川本來的面貌,我們或將可以用更有智慧的方法,學習調適、學習如何與河川共存。


但什麼是河川的面貌呢?我們習以為常的河川治理手段又產生了甚麼樣的隱憂?今天的回顧,我們來分享的是楊佳寧博士所帶來的:流域公民基本功第二講 《河相:河川的面相》。


影片連結:


精選摘要:

「河相是很多事情的根本,它是研究河川長相、個性的學問,英文是fluvial geomorphology,精確解釋為河流地形學,談論的是河流為甚麼會長這個樣子,及其背後的營力是甚麼。」


#學習分辨河川的個性 在演講的開始,佳寧老師透過巴黎塞納河與台灣濁水溪的比較,讓大家了解到當我們下意識地將歐洲溫馴的河川,視作心目中美麗河川的典範時,是如何忽略了由於台灣的山高坡陡以及豐沛的雨量,給台灣河川帶來的狂野的個性。


經由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河川作坡降與雨量比較,我們對台灣河川的災難本質能有更多的認識,而不至於給予「所有的河川都要穩定」的這種不合理期待。「我們在看台灣河川的時候,要知道這是她的個性,要學會看見她的美」老師如此說著。


#河相學_沖積河川的分區與大自然工法 延伸自日本山本晃一博士的研究,同時考量台灣的環境特性,佳寧老師為我們帶來了河相學這門學問,從沖積河川的分區,分別介紹山區的階梯深潭、沖積扇的辮狀河道、自然堤防區的蜿蜒河道、以及更下游無湍瀨的蜿蜒河道是如何形成,及其各自所具有的不同面貌。


一條河川從上游到下游,依循著她所倚賴的地形與地勢,長成了不同的樣子。河道裡形成的是階梯拱形的石塊排列、是不同大小的邊灘、抑或是不同形狀的沙洲,都是源於河川為了設法消耗自己的能量,自然生成的樣態,也因為這些依據不同地形、流速與流路而自然生成的樣貌,使每條河川都有其對於周圍環境、生態的獨特價值,有自己的名字。


#台灣河川家族分類 在第二段落,老師基於對於台灣地形與河川的了解,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將全台灣大大小小的河川,歸納成了幾個不同的河川類型/分區,從大屯火山區的放射狀獨流溪、桃園台地的斷頭河、中部的大型辨狀河、脊梁山脈的急流入海闊口河、到花東縱谷的上游大溪下游小溪等等,全面盤點了台灣河川的類型,並述說著她們的個性。


在此刻不禁令人想到,當我們對於大自然的工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將可以藉以比對我們所關心的那條河川本來可能的模樣,以及現在的樣子,反思人為利用與河川生命之間的關係,嘗試找回人與水之間和諧共存的方式。


#人為工程帶來的隱憂 綜整前面提及的河相概念,以及針對全台河川家族作歸納的練功,老師透過曾文溪、太麻里溪、烏溪阿罩霧圳以及食水嵙溪在災害、河相變遷上的個案分析,來談水庫建設、水泥堤防設置與河道束縮等硬體工程的介入,是如何帶來了河道兩極化、流路緊貼河床下切、生物相單調化等問題,以及「可抗壓力無法抗拉力」的混擬土材質本身,如何使流路受力不均勻、掏刷淤積不平衡而改變了河川自然消能的能力。


將視角轉移到國外,老師在最後分享了日本常願寺川的故事,是關於日本的一位老師如何藉由河道內礫石重建河岸的試驗,解決河床受水泥護岸影響而不斷下切的問題,提供我們從河相的視角去釐清問題源頭,也提醒我們更謹慎地思考水泥工程的介入對河川的影響,避免繼續使用不適當的方式做強度補強,而忽略了大自然運作的邏輯。



143 次查看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