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年的大旱大澇有哪些新聞值得再讀一次?

已更新:2023年5月5日



2023年3月底,春雨晚到,南部水情越來越不樂觀。


乾旱帶來的傷害在民生、農林漁牧和生態上越來越嚴重,回望被稱為"百年大旱"的2021年僅隔兩年,若不把極端氣候視為常態來應對,將不斷陷入大旱大澇中一下急著找水,一下趕著解決淹水窘竟。推薦兩個值得再看的影片,一起思考如何留住水。


同一年,結束旱季後轉而是淹水的問題浮現。生活在台灣島的人應要更增強面對水患的韌性,而不是一昧任性要求工程保證不淹水。


水患不能只是工程的問題——【推薦閱讀】關於淹水,我們找對方向了嗎?


受到彩雲颱風及梅雨鋒面接近的影響,2021年6月4日下午落在台北市市區的大豪雨,在文山、南港、信義等行政區都累積超過100毫米的時雨量,而大安區的台灣大學雨量站,更是創下了台灣本島時雨量的觀測紀錄,測得時雨量達209毫米。


總計高達500件積淹水災情的災害通報,讓我們對於台灣的旱澇交替/併行的情況上了一課,而從相關新聞報導中可得知,縱使台北市既有完成之下水道系統及滯洪系統都完善運作,面臨此次遠超過設計保護標準的短延時強降雨,仍舊無法避免淹水情形。若要回過頭檢討防洪標準並規劃拓寬排水箱涵,卻也會因為面臨系統整合、私有土地用地取得問題而難以推動。


承洪韌性的提升,不能再只依賴公部門的排洪與防堵工程,社會大眾的思維轉變、公私協力滯洪及落實「不怕水淹」的調適作法,都是生活在台灣島上的我們,面對接下來愈趨頻繁的旱澇事件,需要一起做的功課。


有關溪流治理工程對於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位於台東的水保分局帶來了好消息。水保局台東分局啟動工程改善的契機,源自於台東荒野的夥伴所發起的野溪踏查行動,關切到溪流工程及其橫向構造物對於生態、對於棲地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進而在彼此的溝通對話後,選定五條溪流進行固床工降低的改善工程,輔以溪流生態追蹤調查,希望能恢復洄游性水域生物的洄游廊道。


過往由於防災安全的需求,公部門為野溪兩旁河岸架上了水泥護岸,並在中間設立一道又一道全斷面的固床工,雖然一定程度抵抗了橫向的沖蝕、調整河床坡度並減緩了流速,但其造成的縱向與橫向廊道阻隔,以及局部斷流的問題,不僅使生態棲地嚴重劣化,也可能因忽略了濱溪植被、溪床上大小石頭的重要環境功能,使河川失去了自然淨化及自然消能機制。


針對既有水泥構造物的改善,是邁向河溪復育之路的進行式,而現在的治理作法也相對細膩了許多,過程中如何調和安全及生態環境的需求,同時考驗了工程專業及生態專業之間的溝通合作,也考驗了社會大眾對於溪流樣貌的想像與期待。期許河溪復育之路能延續,讓台灣的溪流能慢慢回到她原本的樣貌,恢復其原有的生命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