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河川希望工程:水患治理類特優獎──種瓜坑野溪復育工程】
- 台灣河溪網
- 4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7天前
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辦理之「種瓜坑野溪復育工程」,為全國首例由私人地主主動發起的河川復育案例。本計畫拆除種瓜坑溪高聳護岸,讓溪流自由氾濫至溪岸土地,並於該區域進行小型洪泛平原復育。完工後,經歷多次颱風考驗,監測結果顯示種瓜坑溪岸邊土地發揮了洪泛平原的洪水調節功能,為社會示範如何透過河川復育來減低下游水患風險。

此外,本案地主許秋容與Peter Chesson兩位教授,積極以種瓜坑溪之復育成果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將種瓜坑溪打造成「#河川復野」(rewilding)環境教育場域,並與學者合作開啟相關學術研究。目前進行的第二期計畫,正進一步擴大河川生態改善範圍,強化河道與洪泛平原的水文與生態連結,整體生態改善成效值得期待。

種瓜坑野溪復育工程,可說是國內推動洪泛平原復育、修復野溪與週邊土地連結的先驅案例,即便規模不大,仍為台灣提供寶貴的河川復育經驗,本案也因結合農村水保署新推出的「韌性坡地補助方案」,而帶有政策創新意涵。我們期待在這件先驅案例啟發之下,後續能出現更多復育案例!

主辦單位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執行單位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
設計監造單位 :亞際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 :總福營造有限公司
地方代表 :許秋容、Peter Leith Chesson
生態輔導團隊: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未來持續改善期許:
1.目前本案透過持續生態監測探討生物面向之復育成效,但在泥砂粒徑、河道型態變化等面向之目標設定及成效追蹤仍有補強空間。建議未來強化上述面向之相關數據監測,使本案施作結果回饋至後續相關設計的改良精進,並增進對未來河川生態改善工程執行面的參考價值。
2.濱溪帶之管理,建議使其自然演替,讓河水帶來之種子自然擴散生長,降低人為干預,讓自然做工。
3.為推動溪流復育、修復與洪泛平原的連結,建議農村水保署考量提供具更高誘因的獎勵機制,使私有地地主願意積極參與,主動提供土地用作棲地友善、緩衝綠帶、水砂調蓄。此外,亦建議增加與上下游段其他溪流管理單位的聯繫合作,評估其他可搭配拆除或優化的構造物,進一步擴大復育效果。
4.奠基在此案成功經驗上,建議農村水保署後續在擴大推行「韌性坡地補助方案」時,可結合構造物檢修及工程提報審議作業,將「拆除護岸、營造水砂調蓄區」也列為優先考量之一,避免「野溪整治」、「復舊維修」成為唯一選項。未來,更可研議將部分治理工程經費,轉為對地主之災損補助,推動「還地於河」,促進災害治理採用自然解方。
照片來源: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提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