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河溪學院】河道施工對微藻棲地之短中長期影響 課程紀錄


台灣河溪學院進入第四堂課,5月21日邀請藻田生態有限公司 周傳鈴董事分享「河道施工對微藻棲地之短中長期影響」,以藻類生長樣式為例,介紹溪流藻類微棲地多樣性,並且探討工程進入施作後,由藻類組成變化評估溪流生態短中長期影響。



由藻類群聚組成解讀生態環境特徵及變化

藻類是水體中的初級生產者,也是水生食物網的基礎。由於不同類群藻類對環境的敏感度和偏好各不同,可利用藻類群聚組成來解讀生態環境特徵及變化,包括水質是否受到汙染,水的流量、流速、濁度等物理性變化。


這裡,或許會有人想著,不認識藻類怎麼辦?傳鈴老師提到以「功能群」認識河川中最多,最容易鑑定的矽藻就能解決很多問題。矽藻以棲地功能群的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


(1)浮游型矽藻,型態多屬於中心型(在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可以看到細胞殼面的孔紋多呈放射狀排列、無殼縫),棲息於湖泊或海洋。


(2)附生型矽藻,型態多屬於羽紋型(在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可以看到細胞殼面的孔紋多兩側對稱,有殼縫或假殼縫),棲息於河流基質或水底環境。


以一條河川來說,通常上游會有較多附生型矽藻,越到下游河口,能附著基質少,浮游型藻類會越多。但是,當河川上游大排化,水深增加了,缺乏矽藻能附著基質,會使得浮游型藻類較多。同時,施工時的擾動,像是改變水量及水中含沙量,都會使藻類群聚組成產生變化。



工程結束後讓水回到河道生態不一定會恢復

課程最後,傳鈴老師提到:「河道工程並不是在施工完成之後,讓水回到河道,生態環境就能恢復。」因此需要透過藻類監測,了解施工前中後環境的變化,並盡量以原有藻類項為檢核基準,核心物種為當下環境條件最適應的物種,為評估環境是否回復的關鍵目標。


除此之外,就如同第二堂課嘉修老師說明河川連結性的重要性,傳鈴老師也提到需要關注河川從上游至下游連結性,維持溪流基質與流況特性;保有濱溪帶,過多石砌或水泥護岸,將造成藻類多樣性降低。


參考資料

作者:渡辺仁治 

出版社:内田老鶴圃

 

歡迎報名河溪學院系列初階課程,系列課程簡介及報名連結


39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