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河溪網

【河川治理必修課】流域公民基本功六講之三 |

已更新:1月6日

活動舉辦單位:生態工法基金會、台灣河溪網。 文摘: 生態工法基金會粉絲專頁

講師:楊佳寧博士


前言

前二講的回顧,我們瞭解了北台灣流域的今昔變遷、瞭解國外看待河川與推動河川管理的演進、瞭解河川的上中下游所具有的獨特面貌,以及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河川防洪水泥工程,忽略了大自然的運作邏輯而可能產生的隱憂。


在認識了流域、認識了河川的自然運作邏輯之後,我們不禁會問:「為了確保我家不會淹水,要求政府做河川整治、設置堤防把水快點排掉不是應該的嗎?」


今天的回顧,我們來分享的是楊佳寧博士的第三講《氣候變遷下的流域水文學》。老師將從對於氣候變遷、防洪工程更深的理解,談論「防洪思維的轉變」,分享水利單位現在在推動的新興政策,以鼓勵我們作為流域公民可以有的自發行動。


影片連結:



精選摘要:

「水文學,是關於水如何移動的學問」,水隨著雨水降下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是進到窪地、水庫被貯留起來;第二是進到河川、渠道、排水溝被排走;第三則是入滲到地下成為地下水。


#傳統的水資源利用與治水思維 老師首先介紹了以色列、新加坡、德國的水資源利用比例,以及台灣地下水與地表水的利用與管理現況,我們能發現這些國家主要是以廢水回收再利用、海水淡化或是地下水的永續利用來面對水資源問題,而台灣傳統以蓋水庫貯留水資源,又同時以水泥鋪上河床來快速排走地表水,雖然很快的減緩了我們缺水與淹水的問題,但是如果從近年來看,我們因為忽略了「水的入滲」,造成了像是地下水超限利用、河川基流量減少、揚塵等難解的問題,使各方專家還在努力找尋更好的處理方法。


在氣候變遷下,我們能發現降雨量差異變大了、高強度的颱風也愈來愈頻繁,「短延時強降雨」變成致災主因之一,於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留意的是「開發帶來的水文改變」。由於我們的開發行為,使許多能讓水入滲或儲留的土地變成了水泥地,海綿變成鐵板,我們都市的水泥地使地表逕流大量增加的同時,也讓水更快的流到下游水道,給下游的河防安全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防洪思維轉變_從排水到入滲與儲留 延續前面提到的種種課題,老師藉由更進一步談到防洪工程保護的極限,談河川工程、雨水下水道保護標準具有限制、無法把堤防蓋得無限高、也無法確保堤防與抽水站能永遠不會壞掉,而因為大家都希望快速把水排走,所以河川水泥工程的設計,讓水無法由土地承納分攤。透過研究報告,我們發現近年的淹水事件其實是內水排不出去。不是堤防不夠高,而是都市太多的積水受到堤防阻隔而沒辦法排到河川裡。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下,透過許多專家學者與水利單位的努力,提出了防洪思維的轉變:「完全由水道承納洪水」變成「由水道與土地共同承納洪水」,提出了「逕流分擔出流管制」新興政策。


#逕流分擔出流管制 老師分享的這個強大政策,核心概念是「水道只承擔一定的逕流量,其他超過的由土地自行吸收」,不管是開發計畫應該要自己設置滯洪池好好控制排水的量,或是公家單位利用公有土地,像是公園綠地的降挖,來讓水不會太快排到河川或下水道裡,都是強調從過去由水利單位單獨承擔排洪壓力,變成是讓每個人在自己份內能多少把水留下來,找到調適方法來面對小淹水,來確保下游不會因為超大淹水而造成災情。


「韌性城市不是不會淹水,而是淹了也不要緊」,老師在最後分享了歐美國家是如何透過具體政策來落實韌性城市的概念,像是把停車場變成滯洪公園;把公園綠地降挖讓它在下雨的時候變成池塘;以及社區設置綠屋頂、雨撲滿或雨水花園來把水留下來,不僅使排水系統的壓力不會那麼大,也使我們家戶能多利用這些儲存下來的水來節省水資源。


「若建物能蓄水200mm降雨,就能抵銷豪雨的影響;若建物屋頂能有一半面積能綠化,就能恢復30年前的排水型態,逕流分擔是每一吋國土的責任。」老師如此作結。


心得小結:

老師帶出了很多重要的觀念、台灣的現況以及許多國外具體的案例,讓此篇回顧的篇幅難以割捨,希望能完整地將「防洪思維的轉變」以及「韌性城市不怕水淹」的論點呈現,並好好地傳達給大家。


作為流域公民的一員,我們應該從整體氣候變遷與流域的角度來重新看待「淹水」的必然,透過調適的作法與小淹水相處,進一步想想自己居住的地方跟水的關係,想想我們在社區能如何幫忙分擔逕流,並將這些觀念轉達給更多人,讓公部門能以更有智慧的方法面對水的問題。

歡迎大家透過連結,再次聆聽佳寧老師精彩的分享,也歡迎各位轉發分享(記得點選保留原始貼文喔!),並留言給我們你/妳的心得與回饋。


希望不管是河川管理與治理的單位、各民意代表或是市民朋友們,都能更認識我們生活周邊的河川,學習與水共存,跟我們一起成為流域公民,守護台灣的河川。




101 次查看

Comments

Couldn’t Load Comments
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