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河溪網

【河川治理必修課】流域公民基本功六講之五 |

已更新:1月6日

活動舉辦單位:生態工法基金會、台灣河溪網。 文摘: 生態工法基金會粉絲專頁

講師:楊佳寧博士


前言

前四講回顧,我們在瞭解流域與河川個性,瞭解都市水文及日常型親水內涵後,今天所要分享的主題,是佳寧博士的「流域公民第五講─河溪生態復育之路」。希望透過最後兩篇綜整性的回顧分享,借重佳寧博士在河相學及順應自然之流域管理上的專業,嘗試為台灣河溪生態復育,提出更為清晰的建言。


影片連結:


精選摘要:

#日本河川空間營造思維的轉變 當要探討起台灣河川環境管理的問題及願景,講者一開始先從日本河川空間營造的政策與思維演變談起。回顧日本戰後在河川環境營造的施政方針,講者將其粗分成四個階段:1970年代的運動公園型、1980年代的環境護岸型、1990年代的自然擬態型,以及2000年代的河川復育。


戰後時期的建設潮下,大量的開發及河川整治加速了水岸空間荒蕪的過程,後來由於東京奧運的高灘地開放政策,而開始營造河川空間,做為休閒遊憩使用。1980年代,許多社會大眾提出親水的需求,使政府開始提倡透過設計型手法,將人與水緊密的關係找回來,而出現「環境護岸與鄉土造川政策」,將原本較為單調的護岸或堤防,加以變化為階梯、緩坡、平台而滿足了親水的需求。


1990年代,社會大眾的意識往前推進,指出河川最重要的特質不只是能讓人親近,還要包含生命力及自然的元素,因而促成了「多自然型造川」政策,以造園手法找回自然的空間,形塑了「型態上」的多自然。最後在進入了21世紀,日本從純粹的造景擬態,走向了融入生態環境專業的「多自然造川」政策,將設計的目標設定為回復生態系統功能,也在過程中考量河川自然營力,力求滿足社會大眾「親自然」的需求。


#日本發展脈絡與台灣經驗的對照 日本在1997年修的河川法,從過去強調防洪與水資源,增加了環境保育的要件,而開始推動真正的自然造川,這是台灣至今尚未能發生,而可予以借鏡的地方。講者而後分享,台灣開始出現不一樣的河濱規劃,大約是以1990年代的冬山河作為代表作。1990年代冬山河所引進的日本環境護岸設計想法、2014年安農溪作為公園綠地與自然擬態的融合,以及近年台中綠川柳川從過去的汙水溝渠變為綠美化的水岸景點。這些努力對遊客或在地人而言,其實都形成了相對不錯的美感經驗,讓更多人願意漫步其中。


如果我們往回頭看,相較於過去將河川箱涵化、圳溝化的年代,台灣近年的河川營造其實已有所進步,然當我們學習到國外的經驗,理解到台灣社會也開始更在乎環境與生態保育,有更多親自然需求時,會發現許多河川營造與水環境改善計畫裡稍屬可惜的,是裡面的水、石頭、水岸、鳥、花草等元素仍多為人為擬態生成的裝飾,型塑的是意象上的河川與生態,而非真實的河川樣貌。


如果我們能基於對河川原有樣貌有更深的觀察與理解,以「恢復河川生命力」為目標推動河川復育,將能給予大眾得以更深度親近水岸環境的美感經驗,找回人與河川的互動關係。


#走向河溪生態復育之路 關於河川復育,講者提到了自然河川在「營力」、「形態」、「機能」之間的關係,說明營力作為改變地表型態的力量,有了營力的驅使而使形態存在,而形態作為所有可被量化的物質,唯有形態存在才能形成機能,也就是所謂河川的功能。因此,在實際行動上,最重要的是從營力開始著手,如果河川沒有健康的自然營力,那縱使以人為方式營造了形態,在沒有營力持續作用下,最終並不會維持原先設計的樣子。


在此概念基礎上,講者進一步提出了她所認為的幾個河川復育原則,包括:1.沒有自然營力的河川並不能算是河川,因為缺乏河川之所以為河川的驅動力;2.不顧營力的形態難以維持,形態的營造並不能忽略河川原有的自然營力;以及3.不顧形態(河相)的工程必然破壞機能。


因應上述原則,講者依序分享了諸多國內外的案例作論證,如旱溪舊河道康橋計畫的回顧、美國加州優法絲河1996年形態營造的失敗經驗、食水嵙溪護岸復建工程的河相觀點,以及營力復育案例如美國多處水庫拆壩、德法萊茵河的卵礫石回歸河道、日本旭壩的繞庫排砂、美國加州聖瓦金河的定期放水;形態改善案例如日本高知縣安田川的丁壩造潭、熊本縣菊池川的邊灘重建、福岡縣岩岳川的堰壩改善等。


在這些精彩的案例裡,不管目的是為了打通魚類縱向洄游廊道、恢復下游河川的健康沖淤狀態,或是特定河段的河相改善與棲地營造,都是基於工程師們對於河川有更深入的理解,慢慢找到能順應自然營力、改善河川形態,進而恢復河川機能的方法,而不再是只倚靠硬鋪面與水泥工程,形塑一條條具幾何美學的擬河川樣貌。


「機能裡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所謂的生命力,一條活的河川,可以說概括了我們對於河川復育的機能的想像,其中包括了活的生態系,以及活的人與水的關係。」講者在最後如此說道。


心得小結:

佳寧博士的第五講,探討了國內外河川營造的思維演變過程,以及在一條真實河川裡營力、形態與機能之間的關係,恰好對應上台灣許多溪流重複整治的現況,以及目前各地仍在不斷推進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


關於你生活中所關心的那條河川,是否也有被足夠理解,並走向復育之路呢?歡迎大家透過連結,再次聆聽佳寧博士精彩的分享,也歡迎各位轉發分享。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